儲能技術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提高電力系統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的關鍵技術,也是提高清潔能源發電比率,推動霧霾治理的有效手段。下面進行儲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儲能行業分析表示,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出來的過程。儲能技術是解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和棄風、棄光問題的關鍵技術;是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發展的必備技術;也是解決常規電力削峰填谷,提高常規能源發電與輸電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的重要支撐技術。
儲能技術可提高清潔能源發電比率,進而實現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有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對霧霾等環境問題的治理和改善人居環境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儲能技術的發展關系到能源、交通、電力等多個重要行業的發展,尤其在當今能源枯竭日益加劇、能源消費供求不平衡的大環境下,儲能能夠突破傳統能源模式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其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家競相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我國能源體量大,但能源結構復雜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西北部地區能源存量豐富,但需求較低,東南部人口密集,能源需求量較大,能源與需求存在地域上的錯位。而儲能產業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和推手,加快儲能產業的發展,對推動經濟發展和建設健康的能源產出與消費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在現階段,社會各界對儲能技術與產業的認識及重視程度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與商業投資人士都認為,儲能行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時,政府部門也通過科技創新和多種鼓勵政策來推動儲能技術與產業的發展,通過部署多個資助項目和示范項目,逐步培育和推動儲能技術的商業應用。
目前已有的儲能技術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超導儲能、鉛酸電池、鋰電池、鈉硫電池、液流電池及超級電容器等。不同的儲能技術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合和領域,根據系統功率與放電時間,可以將儲能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分為能源管理、電力橋接和電能品質管理三部分。
未來儲能市場的發展將集中在分布式儲能、分布式光伏+儲能、微網等配網側和用戶側等領域。近年來中國儲能產業在項目規劃、政策支持和產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發展的腳步,未來幾年隨著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儲能市場亦將迎來快速增長。
不過我國儲能產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尚以示范應用為主,儲能商業化應用面臨著儲能成本偏高、電力交易市場化程度不健全、儲能技術路線不成熟、缺乏儲能價格有效激勵等各方面的問題,可謂機遇與挑戰共存。
預計到2050年全球儲能裝機將達到800GW以上,占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提高到10%~15%,市場規模將達數萬億美元。而我國到2050年儲能裝機將達到200GW,市場規模將達2萬億元以上,我國對儲能的需求巨大且迫切。以上便是儲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