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在這個長達4年的“長熊”行情中,秦島Q5500平倉價從795元/噸一路暴跌至2015年底的370元/噸。從2018年年初開始,動力煤價格就開始了瘋狂上漲之路。以下對動力煤行業現狀分析。
動力煤行業現狀分析,動力煤的價格經歷了3輪上漲和下調,分別是年初到1月底上漲,2月初到4月中下跌,4月中下到6月中上漲,6月中到7月底下跌,8月上到10月初上漲。動力煤行業分析指出,截止到11月下旬,2018年秦皇島5500Q動力煤平倉價均價652.91元/噸,較去年均價小幅上漲14元/噸。全年煤價高位震蕩,中樞上移。
4月以來,動力煤期貨出現穩步攀升,主力1905合約最高觸及627.6元/噸,隨后收縮漲幅,最新收報621元/噸,累計上漲4.62%。業內人士認為,安監環保高壓疊加煤運通道檢修受阻的情況下,動力煤價格有望維持中高位運行。現從三大運行狀況來分析動力煤行業現狀。
2019年前8月,煤炭月度產量沒有突破3億噸大關。2019年11-12月,國內動力煤產量顯著增加,日產量突破1000萬噸,2019年四季度,動力煤產量有望超過前三季度,確保全年煤炭產量與去年持平,或者略有增長。動力煤行業現狀分析,進口煤是國內動力煤市場的重要補充,前8月,我國共進口煤炭2.04億噸,同比增長14.7%。其中,8月份,進口煤炭2868萬噸,僅比7月減少33萬噸,仍然在高位運行,預計全年動力煤進口量約2.9億噸,進口量及增速均高于去年,有力支撐國內動力煤市場供應,既保障供給,又抑制了煤價暴漲。
2018年,動力煤鐵路運量計劃增加2億噸,前8月,同比增加1.44億噸,動力煤行業現狀分析,后4月增量將超過6000萬噸,鐵路運力相對充足,但是,動力煤直達消費地的運力還有待提高。此外,動力煤水路運輸量也將穩定提升。
動力煤行業現狀分析,通過“三年長協價”和鼓勵優質產能保供穩價等產業政策的實施,保證動力煤生產穩中有升,港口動力煤庫存量充足,動力煤運輸暢通,可以有效規避煤價大幅波動,保障動力煤市場平穩運行。
動力煤行業現狀分析,未來幾年內動力煤整體都處于供需緊縮的狀態。供給方面由于環保、去產能的因素限制動力煤的產量。在需求方面,新能源短期內無法替代更多的動力煤用量。動力煤價格或將處于逐步上行的趨勢。
從動力煤消費結構方面來看,電力占比過半,達到60.01%。 從動力煤消費結構來看,電力行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下面進行動力煤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受疫情沖擊,導致需求的延后,疊加較強的財政政策出臺,全年動力煤的需求表現為前高中間低后高的U型特征,后續經濟的強勁反彈,導致非火電行業耗煤的后續需求增速較快,2020年小幅供應過剩的格局被打破。
煤炭行業分析表示,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中國火力發電量為24342.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59%。隨著夏季高溫的到來,人們對電量需求的提升,對動力煤的需求拉動作用較為明顯。
從中國發電量結構來看,2020年上半年中國火力發電占比72.35%,水力發電占比14.17%,核發電占比5.1%,風力發電占比6.29%,太陽能發電占比2.08%。
近年來,我國煤化工在規模、技術、裝備方面均有長足進展,關鍵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從煤化工產業整體上分析,我國依舊處于升級示范階段,大規模產業化的條件還不夠完善,在系統集成水平和污染控制技術方面還需要提升。
作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四項重點措施之一。包括改造提升傳統煤化工產業;在水資源有保障、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地區,開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煤炭和石油綜合利用等五類模式以及通用技術裝備的升級示范。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加強, 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作為可靠且經濟的能源—煤炭所處的地位相當獨特。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決定了以清潔煤技術為基礎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在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煤炭消費增速大幅下降。由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消費比重提高,對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漸增強。
但是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轉變或直接被替代,但是會有影響且面臨挑戰。以上便是動力煤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進口動力煤(包含煙煤和次煙煤,但不包括褐煤,下同)732萬噸,同比增加175萬噸,增長31.42%,環比減少82萬噸,下降10.07%。
10月份進口額達42644.9萬美元,由此可知,進口單價為58.26美元/噸,環比上漲0.94美元/噸,同比上漲7.46美元/噸。
1-10月份累計進口動力煤7594萬噸,同比增加662萬噸,增長9.55%;累計金額378172.4萬美元,同比下降8.44%。
10月份進口褐煤695萬噸,同比增加334萬噸,增長92.52%,環比減少170萬噸,下降19.65%。進口金額27169.6萬美元,同比增長103.63%。
1-10月份累計進口褐煤5565萬噸,同比增加1470萬噸,上升35.9%;總金額191404.5萬美金,同比增長10.73%。
10月份中國出口動力煤62萬噸,金額4012萬美元;1-10月份累計出口動力煤310萬噸,總金額21808.3萬美金。
10月份出口褐煤181噸,金額2千美元;1-10月累計出口褐煤3238噸,同比增長7.3%,累計金額231千美元。
2019年1-10月,動力煤累計產量255818萬噸,同期增加15065萬噸,增幅6.26%。2019年動力煤的產量同比呈現增加,由于持續推進煤炭優質產能釋放。下面進行動力煤行業競爭分析。
煤炭行業分析表示,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煤炭消費增速大幅下降。由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消費比重提高,對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漸增強。但是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轉變或直接被替代,但是會有影響且面臨挑戰。
中小型煤炭企業普遍采取限產保價,甚至停產的措施應對外部不利環境,導致鐵路裝車和港口的資源供給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炭企業手中。大型煤炭企業為了確保市場份額,讓利不讓市場,雖然也面臨成本倒掛的壓力,但生產和銷售煤炭數量保持增勢,對中小煤炭企業形成生存壓力。隨著大型煤企的產銷量大增,其市場的話語權也隨之增強。
大型煤炭企業具有優先配置鐵路資源的優勢,容易形成一體化產運銷體系,并降低成本,減少營業支出。而中小煤企由于資源有限,融資困難,開始出現資金斷裂的情況,資金壓力是造成中小煤企被兼并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型煤炭企業在政策、資金、管理、銷售等各方面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煤炭供應+運力有保證,加上進口煤補充,下游企業高庫存運營,平滑了季節性消費高峰帶來的儲煤需求;另一方面需求增速減緩,供強需弱帶動動力煤價格震蕩下行,煤價波動幅度縮小,現貨價格步入“綠色區間”。
煤電聯動將由政策驅動轉為市場驅動。進口政策收緊預期較高,實際影響有限供應:原煤產量、動力煤供應量快速回升。2020年1月1日起將現行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機制改為“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機制。
基準價按各地現行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確定,浮動范圍為上浮不超過10%、下浮不超過15%。具體電價“由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等通過協商或競價確定”,且2020年暫不上浮,確保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只降不升。
火電行業產能過剩,電價市場化定價機制將使得火電上網競爭加劇,電價面臨持續走低的壓力。電價與煤價的聯動將由市場供需決定,在煤炭供應持續增加的背景下煤價將承壓。以上便是動力煤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煤(煤炭)是指植物遺體在覆蓋地層下,壓實、轉化而成的固體有機可燃沉積巖,對各種煤炭的開采、洗選、分級等生產活動構成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簡稱煤炭行業。下面進行動力煤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煤炭行業分析表示,煤炭行業直接的下游行業一般分為四大行業:火電、鋼鐵、建材和化工行業,四大行業耗煤合計占比超過80%。其中,火電行業占煤炭消費的比例53%,鋼鐵行業占煤炭消費的比例18%,建材行業占煤炭消費的比例約14%,化工行業占煤炭消費的比例約3%。
房地產和基礎建設耗煤量占比高達20%,其中,房地產耗煤占全國煤炭消費量的11%,基礎建設耗煤占全國煤炭消費量的9%。由此可以看出,基建投資和地產投資的變動或者變動預期是引導煤炭行業變動的本源,而這兩者又與宏觀政策緊密相關。
因此,從政策設計及預期、下游基建和地產投資變動到中游鋼鐵、電力等行業的變動、煤炭產地及中轉地價格的變化都是煤炭行業基本面分析中需要關注的重點;此外,鐵路運量秦皇島港口錨地船舶數量、秦皇島港日均鐵路調入量、沿海運費等也是具有參照意義的景氣度指標。
歷史經驗顯示,從宏觀政策傳導至煤價變動大約需要8個月的時滯,煤炭行業運行表現出明顯的后周期性。其中,基建投資增速、社會融資增速是最領先的指標,傳導時滯大約6個月左右;鋼材、水泥行業基本面領先大約2個月,秦皇島港口錨地船舶數量、日均港口吞吐量、BDI指數領先1-2個月。
煉焦煤是處于源頭的基礎原料,指的是具有一定的粘結性,在室式焦爐煉焦條件下可以結焦,用于生產一定質量焦炭的原料煤,可具體細分為焦煤、肥煤、1/3焦煤、瘦煤、氣肥煤、氣煤等。
焦煤的強粘結性決定了它在煉焦配煤中的特殊作用,焦煤必須要含有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證焦炭的質量,因此決定了其在定價上具有更強的話語權。此外,焦煤資源北多南少、西富東貧,焦煤的生產與供應基本在中、西部地區,而焦煤的消費主要在東部地區,這種錯位性布局導致焦煤運輸形成“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格局。
在沒有超產和違規新增產能的干擾下,我國煤炭的供需格局將逐步趨于平穩。未來的煤價將會在綠色區間內,根據季節性的特征進行波動。再起的周期中,料將不會再有第一個周期中的大起大落,溫和波動或將成為主旋律。
在非平衡時代,供給端的大起大落成為左右供需關系和價格的核心因素。但在平衡時代中,階段性的供需關系緊張大多會來自于季節性的需求波動,其中夏季高峰和冬季高峰通過將動煤的社會庫存消耗至極值時,則會引發價格的波段性上漲,從而引發季節性行情。以上便是動力煤行業產業布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2016年以來我國累計完成煤炭去產能5.4億噸,2018年計劃削減煤炭產能1.5億噸,由“總量性去產能”轉變為“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在煤炭中,動力煤占據核心地位,比重一直穩居七成以上。以下對動力煤行業特點分析。
動力煤行業特點分析,對擁有最長時間序列的秦島動力煤平倉價進行多項式回歸,結果顯示2004年以來的15年動煤價格走勢可以被分為2004-2011年、2012-2015年、2016-2018年三個階段,動力煤行業分析指出,其中2004-2015年之間的12年為一個完整的周期,特征是大起大落,而2016-2018年為第二輪周期的起點,特點是逐步收斂于綠色價格區間。
秦皇島動力煤Q5500平倉價歷史走勢
在煤炭中,動力煤占據核心地位,比重一直穩居七成以上。并且,動力煤產銷地區分布狀況決定了“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基本運輸格局,以及從2009年起,我國由煤炭凈出口國轉化為凈進口國。這些行業特點,再加上宏觀環境的變化、流通體制改革、運輸能力情況、自然災害等復雜因素影響,動力煤價格呈現出波動頻繁、波幅巨大等特點。現從三大市場狀況來分析動力煤行業特點。
月初,市場偏穩運行,大秦檢修結束,港口積壓庫存有所釋放,輕微緩解了港口高庫存煤價下挫的利空形勢,市場上利好因素開始顯現,港口煤價開始向上拉動。動力煤行業特點分析,各大上游主產地也開始紛紛上調煤價。漲的因素有5.1假期過后下游工業企業復工做業加快節奏,新一輪的采購需求量有上漲,采購量大了市場上出現需求大于供給量,優質煤緊缺了,自然煤價會持續上漲。第二個因素是近期鋼鐵,動力煤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也拉動了部分地區的煤炭價格上漲起到了裙帶作用。
月中,煤價開始強勢上漲,首先限制進口煤政策,大大帶動了市場上現貨煤交易量,其次開始有貿易商出現囤煤行為,看中后期煤價會大漲,并且夏季高峰期來臨,抱著手上有貨定不會虧的心理。動力煤行業特點分析,最后是下游補庫積極礦上拉煤車緊缺帶動了運貨價格,造成了采購煤炭的成本增加,也是帶動動力煤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一。
月末,政府發改委開始想方設法打壓煤價,為了抑制煤價迅速上漲國家發改委已經明確表示在6月10日之前要將環渤海煤價控制在綠色合理區間內,并出臺了以下一系列管理意見以及管理制度。動力煤行業特點分析,部分煤企紛紛降價,港口煤價開始回調,但是上游主產地依舊銷售火熱,部分緊俏煤種缺貨,礦口價格還在持續上漲。按本月末形勢來看,貿易商并沒有降價打算,夏季高峰即將到來,供應還是較緊張的,預計后期還是價格上漲。
動力煤行業特點分析,2018年,動力煤市場需求有望向好。下半年下游火電受水電沖擊導致增速下滑,鋼鐵、建材面臨秋冬季限產,預計產量提升受壓制,增速可能下滑,在最悲觀假設下需求端的增速預計也將超過2%,超過供給端的增速。
動力用煤就類別來說,主要有褐煤、長焰煤、不粘結煤、貧煤;氣煤以及少量的無煙煤。從商品煤來說,主要有洗混煤、洗中煤、粉煤、末煤等。下面進行動力煤行業規模分析。
動力煤行業分析表示,劣質煤主要指對鍋爐運行不利的多灰分(大于40%)低熱值(小于15。73兆焦/千克)的煙煤、低揮發分(小于10%)的無煙煤、水分高熱值低的褐煤以及高硫(大于2%)煤等。
但從動力工藝的經濟效益考慮,動力用煤也應有一定的質量要求。首先是發熱量,其次是灰熔點的高低和結渣的難易程度,粉煤鍋爐燃燒還要考慮可磨性系數的大小,鏈條式鍋爐燃料需要注意煤的含塊率等指標。
近幾年我國電力供大于求態勢未變,隨著國家穩步發展清潔能源,大力促進清潔電力消納,風電、核電等清潔電力消費增速依然保持較高水平,將會大于全社會電力消費增速,全國煤電消費量很有可能持平或減少,將帶動電力行業耗煤量呈下降趨勢。
中小型煤炭企業普遍采取限產保價,甚至停產的措施應對外部不利環境,導致鐵路裝車和港口的資源供給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炭企業手中。大型煤炭企業為了確保市場份額,讓利不讓市場,雖然也面臨成本倒掛的壓力,但生產和銷售煤炭數量保持增勢,對中小煤炭企業形成生存壓力。隨著大型煤企的產銷量大增,其市場的話語權也隨之增強。
大型煤炭企業具有優先配置鐵路資源的優勢,容易形成一體化產運銷體系,并降低成本,減少營業支出。而中小煤企由于資源有限,融資困難,開始出現資金斷裂的情況,資金壓力是造成中小煤企被兼并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型煤炭企業在政策、資金、管理、銷售等各方面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由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消費比重提高,對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漸增強。
但是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轉變或直接被替代,但是會有影響且面臨挑戰。以上便是動力煤行業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從廣義上來講,凡是以發電、機車推進、鍋爐燃燒等為目的,產生動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屬于動力用煤,簡稱動力煤。下面進行動力煤行業發展分析。
動力用煤就類別來說,主要有褐煤、長焰煤、不粘結煤、貧煤;氣煤以及少量的無煙煤。從商品煤來說,主要有洗混煤、洗中煤、粉煤、末煤等。劣質煤主要指對鍋爐運行不利的多灰分(大于40%)低熱值(小于15。73兆焦/千克)的煙煤、低揮發分(小于10%)的無煙煤、水分高熱值低的褐煤以及高硫(大于2%)煤等。
但從動力工藝的經濟效益考慮,動力用煤也應有一定的質量要求。首先是發熱量,其次是灰熔點的高低和結渣的難易程度,粉煤鍋爐燃燒還要考慮可磨性系數的大小,鏈條式鍋爐燃料需要注意煤的含塊率等指標。
煤炭行業分析表示,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國煤礦數量大幅減少,大型現代化煤礦已經成為全國煤炭生產主體。截至2018年末,全國煤礦數量減少到5,800處左右,平均產能提高到92萬噸/年。
需求方面,我國煤炭消費主要用于燃煤發電、鋼鐵、化工和建材四大行業,其中電力行業用煤占52%左右,鋼鐵行業用煤占17%,化工行業用煤占7%左右,民用及其他用煤占11%。其中鋼鐵行業用煤主要為煉焦煤和噴吹煤,其他行業主要利用動力煤。由此可見,我國動力煤需求前景比較大。
供需平衡方面,2018年煤炭供需缺口矛盾依然存在,但動力煤供需缺口矛盾有所改善。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動力煤平均月度缺口1180萬噸,占動力煤月均需求總量2.63億噸的4.5%,但相比于2017年同期略有好轉。
2019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是煤炭消費增速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2020年,全年煤炭消費將保持小幅增長,煤炭產量保持穩步增長,全國煤炭市場供需已由總體平衡向寬松方向轉變。
由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消費比重提高,對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漸增強。但是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轉變或直接被替代,但是會有影響且面臨挑戰。以上便是動力煤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國煤礦數量大幅減少,大型現代化煤礦已經成為全國煤炭生產主體。截至2018年末,全國煤礦數量減少到5,800處左右。下面進行動力煤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9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是煤炭消費增速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2020年,全年煤炭消費將保持小幅增長,煤炭產量保持穩步增長,全國煤炭市場供需已由總體平衡向寬松方向轉變。
中小型煤炭企業普遍采取限產保價,甚至停產的措施應對外部不利環境,導致鐵路裝車和港口的資源供給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炭企業手中。大型煤炭企業為了確保市場份額,讓利不讓市場,雖然也面臨成本倒掛的壓力,但生產和銷售煤炭數量保持增勢,對中小煤炭企業形成生存壓力。隨著大型煤企的產銷量大增,其市場的話語權也隨之增強。
大型煤炭企業具有優先配置鐵路資源的優勢,容易形成一體化產運銷體系,并降低成本,減少營業支出。而中小煤企由于資源有限,融資困難,開始出現資金斷裂的情況,資金壓力是造成中小煤企被兼并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型煤炭企業在政策、資金、管理、銷售等各方面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需求方面,我國煤炭消費主要用于燃煤發電、鋼鐵、化工和建材四大行業,其中電力行業用煤占52%左右,鋼鐵行業用煤占17%,化工行業用煤占7%左右,民用及其他用煤占11%。其中鋼鐵行業用煤主要為煉焦煤和噴吹煤,其他行業主要利用動力煤。由此可見,我國動力煤需求前景比較大。
由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消費比重提高,對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漸增強。但是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轉變或直接被替代,但是會有影響且面臨挑戰。
煤炭行業分析表示,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促使煤價穩定在至530元/噸左右。隨著煤炭供給側改革,產能置換政策的實施,新建產能逐步替代老舊產能,煤炭供需弱平衡,煤價趨于穩定。
隨著煤價的穩定,未來煤炭行業盈利狀況將會逐步穩定,煤炭行業演變為類公用事業行業,煤炭股估值將會穩定在12倍左右,其中動力煤類標的穩定在10倍,煉焦煤類標的穩定在14倍。以上便是動力煤行業發展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5月23日,動力煤主力合約ZC1909開盤報594元/噸,最后收于594元/噸,跌幅0.1%,全天交投區間介于591元/噸至596.4元/噸,共成交136030手,持倉253258手。
國內動力煤市場局部下行,陜西地區降幅擴大,銀河、大砭窯、方家畔、白鷺等煤礦下調5元/噸至20元/噸不等。下行趨勢下,下游客戶貿易商觀望情緒加重。
目前市場需求冷清,港口報價方面沒有出現明顯下跌,只有個別貿易商出現拋售,市場持弱穩運行。前期主產地方面主要是由于煤管票不足、安全檢查等因素導致的供應緊張,近期由于港口終端需求較差,出產地方面出貨轉弱,煤炭價格處于高位,供需兩弱的背景下下行壓力較大。港口方面日耗略有回升,但庫存一直處于高位,電廠補庫需求不大。
從六大電廠運行狀況來看,截至2019年5月23日,沿海六大電廠煤炭庫存1615.9萬噸,較上周同期減少16.3萬噸;日耗為59.19萬噸,較上周同期減少2.8萬噸;可用天數為27.3天,較上周同期增加1.0天。
畢方靜表示,當前電廠庫存處于高位,截止到5月23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為1615.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33.11萬噸;日耗為59.1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9.32萬噸。加上鐵路運費下調、水電持續發力等利空因素,整體市場低迷。預計5月份煤炭市場繼續保持小幅震蕩運行,漲幅跌幅都相對較小。
陳曉涵表示,當前5月下旬,下游電廠庫存已到達高位,但日耗增長速度明顯不及預期,且電廠受長協合同的牽制,仍以長協煤為主,對市場煤需求平平,下游需求疲軟下,主產區及多地均表示電煤銷量不佳,部分有下降趨勢,尤其主產區部分煤價偏高,有一定下行。資源仍不寬松的情況下,預計煤價雖有下行,但下行空間較為有限。
陳曉涵表示,當前動力煤市場淡季影響有所體現,雖下周全國氣溫上升明顯,但根據上月數據來看,火電增速下降,水風電等新能源替代作用增強,南方降雨增多下,預計日耗提升也不會太大,短期需求仍偏弱,而主產區煤價偏高預計部分價格還將有一定下行,但供應端偏緊支撐下下行空間有限,預計在迎峰度夏前的這段時間里,市場供需兩弱,局部下調后暫時弱穩運行,未來后期迎峰度夏、70周年等活動或將再度收緊供應,推漲煤價。
供應方面,從主產區來看,供應仍然趨緊,短期難有好轉。不過,2019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批復多個煤礦項目,產能接近2億噸,多項未批先建項目也獲得批準,預計將較快投入生產,這將緩解表外產量收縮所造成的供應緊張。同時,盡管澳洲煤炭進口通關時間較長,但隨著國際煤價下挫,進口來源國可選擇性增加。
需求方面,5月底至6月,為迎接夏季用電高峰,電廠通常會進行補庫,中期迎峰度夏仍有一定的需求支撐。但目前下游電廠庫存居高不下,沿海六大電廠煤炭庫存同比偏高超過200萬噸,電廠補庫積極性不高,采購多以長協為主。若庫存遲遲難以消耗,或將影響后期迎峰度夏前補庫需求,市場會再度出現2018年四季度旺季不旺的情況。
坑口與港口價格方面,目前,貿易商發運到港成本遠高于目前的港口價格,坑口與港口報價倒掛嚴重,在成本端未有松動的情況下,港口報價有較強的成本支撐。不過,神華公布5月份月度長協價格,5500大卡動力煤報價620元/噸,基本與北方港口市場煤報價持平,下游企業將主要以執行長協合同為主。在缺乏需求配合的情況下,港口報價難以走強。
對于后市,在動力煤期貨1909合約未下破前期595—600元/噸支撐的情況下,預計期價將以高位震蕩走勢為主。從季節性運行規律來看,動力煤下半年均價一般高于上半年,預計全年均價在610—620元/噸區間。